close

職業軍人貸款,軍公教警,民間貸款,軍人,警察,醫生,護士,老師,公務員,500大企業員工,房貸 二胎,中古車,企業貸款,小額貸款,卡債整合,整合負債,債務協商,週轉金,個人信貸,國營企業

民間信貸,軍人貸款,陳代書0960-809-907

貸款代辦信用貸款代辦貸款貸款代辦的貸貸款代辦款問貸款代辦題等貸款代辦不如貸款代辦去問貸 款代辦您的貸款代辦信用貸款代辦卡發貸款代辦卡銀貸款代辦行有貸款代辦無方貸款代辦案適貸款代 辦合版貸款代辦主的貸款代辦資格貸款代辦可申貸款代辦請信貸款代辦用貸貸款代辦款好貸款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黃埔軍校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R.O.C. Military Academy
1924 Emblem of Chinese Military Academy designed by Sun Yat-sen.gif
校訓 親愛精誠
創建時間 1924年6月16日
學校類型 國立,軍事院校
校長 劉得金少將
校址  中華民國高雄市
鳳山區維武路1號
校園環境 市郊
網站 http://www.cma.edu.tw
孫中山蔣中正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致詞。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簡稱陸軍官校陸官英文:Republic of China Military Academy;縮寫:ROCMA),成立於1924年,是中華民國的一所軍校[1][2],因陸軍軍官學校創校於廣州黃埔,因此有「黃埔軍校」的別稱。第一任校長為蔣中正它是第一次國共合作下的產物,有許多中共的開國元勳與將領都出自黃埔軍校師生,而它在創辦開學日由孫中山頒布之書面訓詞,日後也成了中華民國的國歌。陸軍軍官學校隸屬於國防部,其宗旨和創校目的是為了培養中華民國陸軍軍官。陸軍官校在遷往臺灣後,便改為大學專科學制,但在2005年取消了專科學制。

陸軍官校創立時的校址位於黃埔長洲島,創立時命名為「陸軍軍官學校」,是世界歷史上四大軍校之一。陸軍官校當時是國民黨的黨校。於1927年,陸軍官校遷往中華民國首都南京,改為隸屬國民政府,並更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1937年,抗戰爆發,陸軍官校為了避過戰爭而西遷成都。1946年,陸軍官校恢復「陸軍軍官學校」原稱。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往台灣,陸軍官校亦跟隨中央政府遷臺。1950年,陸軍官校於高雄鳳山復校繼續興學,而陸軍官校黃埔時期的校址南京時期的校址均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陸軍官校在大陸時期(1924年至1949年)的畢業生,大部份都曾經參與北伐抗戰國共內戰等戰事。而陸軍官校跟著國民政府遷臺後,於臺灣的畢業生大部份都沒有參與過戰事,這些人大都擔負起戰備整備等要務,他們的貢獻主要在維繫台海安全。

 

 

校史[編輯]

建校肇始[編輯]

孫中山命蔣中正為陸軍軍官學校校長的特任狀

清朝兩廣總督劉坤一於1876年倡議創立「廣東西學館」,並且以天價8萬兩白銀買下位於黃埔長洲島的船塢為廣東西學館館址。廣東西學館於1882年易名「廣東實學館」。於1884年,張之洞山西巡撫調升兩廣總督後將廣東實學館再度易名,改為「廣東博學館」。張之洞後來於1887年8月3日創建了「廣東水陸師學堂」,其位置就在廣東博學館原址上。至此,廣東水陸師學堂成為了中國第一所軍官學校。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正式成立,但國民黨卻缺少建立革命軍隊的經驗[3][4]。1921年12月國際共黨代表馬林抵達桂林與孫中山會面,馬林建議中國國民黨和蘇聯合作為前提的會談內容有三:改組國民黨,與社會各階層,農民及勞工大眾聯合、創辦軍官學校,建立革命軍的基礎、與謀求中國國民黨與共產黨的合作。因此,孫中山1923年8月16日派遣蔣中正訪問蘇聯,向剛剛發起革命並成功推翻俄羅斯臨時政府蘇聯學習建立革命軍隊的經驗。不久,孫中山便於1924年1月24日蔣中正為「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王柏齡等7人為委員,以建立培訓軍事人才的學校。1月28日,孫中山決定將陸軍軍官學校建立於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上,選擇該處作校址,因其豐富軍校辦學歷史,並且清朝廣東水陸師學堂和陸軍小學,以及民初廣東海軍學校皆建校於此。然蔣卻在此時請辭校長一職,並將學校籌備處交廖仲愷代理,請孫派人接辦。2月23日,孫覆:「務須任勞任怨,百折不回,從窮苦中去奮鬥,故不准辭職。」5月2日,特任蔣為校長5月9日任廖仲愷[5]為中國國民黨黨代表,並籌集軍校經費,之後委任李濟深鄧演達為教練部正、副主任,王柏齡葉劍英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周恩來為政治部正、副主任,周駿彥俞飛鵬為軍需部正、副主任,宋榮昌李其芳為軍醫部正、副主任,林振雄為管理部主任,而何應欽為總教官,張家瑞王登雲為中、英文秘書,還有一些中國共產黨黨員亦獲任教官及各方面工作,其中包括張申府周佛海聶榮臻魯易惲代英夏曦熊雄蕭楚女張秋人高語罕等人[6]

黃埔時期[編輯]

孫文在開學典禮後,與蔣中正、何應欽(左)、王柏齡(右)合影
第四期學生畢業紀念冊
修業證書

陸軍官校於1924年5月收錄了第一批學生。陸軍官校考試在上海及廣州舉行,原則上廣泛的多收北方人,從1200名考生中僅取錄了350位最頂尖學生,備取120位學生,加上保舉共499人[7],於5月5日正式入學,成為陸軍軍官首批學生。陸軍官校於6月16日正式舉行開學典禮,孫之所以擇定陳炯明叛變事件兩周年這天舉行黃埔軍校開學典禮,旨在表明要記住沉痛歷史教訓,堅決為遞造一支「武力與民眾相結合」的革命武裝而奮鬥。開學典禮中[8],蔣與妻子陳潔如一起迎接孫與其妻宋慶齡。孫在開學典禮當中作出「革命的基礎在高深的學問」講話,孫向學生說:要從今天起,立一個志願,一生一世,都不存在陞官發財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國救民的事業,今天在這地開這個軍官學校,獨一無二的希望,就是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而孫提的書面訓詞,則由胡漢民戴季陶廖仲愷邵元沖編寫,其內容後來更制訂為中華民國國歌歌詞。另為宣傳革命思想,軍校出版《黃埔潮》與《黃埔日刊》等期刊,有的刊物發行量高達5萬份之多,還行銷國內外。而黃埔一期學生首次參與的軍事行動是,1924年8月10日10月16日處理廣東省商團私運軍械,將私運軍械之挪威船艦押到黃埔,停泊於校門外,敉平商團事變[9][10]

入學不久,所有學生集體加入中國國民黨,連原有中國共產黨黨員在內。中國共產黨有權可推薦若干人進軍校各期受訓,但中國國民黨招募來者佔大多數,大多是中等以上階級的城市居民或地主仕紳之子。一年下來,培訓了約兩千名新軍官。後來,為消滅中國共產黨在陸軍官校內的勢力,中國國民黨便於1925年2月將校名改為「中國國民黨黨立陸軍軍官學校」[11]

雖然蔣得到蘇聯及中國共產黨人支持,但是他用校長身份與大部黃埔師生保持密切人身關係,始終掌握新軍全部設計,下至技術細節,凡此都與他所景慕之曾國藩戚繼光之事業有相似之處。當中最大之不同,即曾、戚所建立新軍,旨在扶持當時之國家朝廷。蔣在1925年所處環境,國家業已名存實亡。也只有在此情形下,他創辦黃埔,又在校門大書「陞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畏死勿入斯門」,才能使當日有志之士望風而從。

另外,黃埔軍校不少教職員都是來自蘇聯,如加倫將軍瓦西里·布留赫爾)為顧問團團長、契列班諾夫軍校總顧問、白禮別列夫步兵顧問、嘉列里砲兵顧問、互林工兵顧問、喀扶覺夫政治顧問、丘別耶夫通信顧問 與捷列沙托夫、捷爾曼、波良克等人。這些幹部都因蔣與中國共產黨之關係,在北伐破裂後推行反共政策,而被迫使離開中華民國陸軍官校。

孫中山手書黃埔軍校訓詞

國民政府中央軍事委員會於1926年決定將原陸軍軍官學校擴大改組,並在同年3月更名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後來,北伐革命軍成功攻取武漢國民政府便於1926年10月27日決定於兩湖書院舊址設立政治訓練班。後來,政治訓練班改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政治科」,並將陸軍軍官學校第5期的政治科學員全數調至武昌就讀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政治科。國民政府於同年12月將陸軍軍官第5期的砲兵工兵科學員調至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政治科。1927年1月19日,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政治科正式易名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此黃埔時期陸軍官校自1924年興辦到1927年共招訓學生5期,也即第1期至第5期[12]

南京時期[編輯]

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開學盛況
武漢分校校門

1927年,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分裂,並發生寧漢分裂事件[13]。對容納共產黨有不同立場的國民黨分派先後於廣州武漢南京建立自己的黃埔軍校。當地國民黨以國民黨中央的名義,於同年3月22日將武漢陸官擴建並改組成「(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並且隨即展開討伐共產黨的行動。武漢分共事件發生後不久,國民黨為了繼續北伐,便將陸官改成張發奎的軍官教導團,並迫使正在上課的第5期陸官學員退學。之後,被迫退學的學員成了鎮壓南昌起義廣州暴動的主力部隊。至此,武漢陸官正式停辦。位於廣州的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仍然繼續授課。後來,副校長李濟深於1928年5月將校名改成「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但當時陸官僅僅餘下718學生成功畢業,而剩下來不能畢業的學生則到了武漢金陵等地。校長蔣中正國民政府名義於1929年9月10日將校名改為「國民革命軍黃埔軍官學校」。1930年9月,廣州陸官學校正式停辦。「(南京)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於1927年底由蔣中正自行成立,並且要求所有學員宣誓反共。蔣中正於1928年3月以中央軍事委員會名義將陸官改稱「中央陸軍軍官學校」[14]

陸官在大陸時歷次遷徙與設分校有潮州分校、長沙分校、成都分校、洛陽分校(中央軍校第一分校,抗戰後遷漢中)、武漢分校(中央軍校第二分校)、江西分校(中央軍校第三分校)、廣州分校(中央軍校第四分校)、昆明分校(中央軍校第五分校)、南寧分校(中央軍校第六分校)、西安分校(中央軍校第七分校)、湖北分校(中央軍校第八分校)、迪化分校(中央軍校第九分校)、鳳山分校(中央軍校第十分校)、深圳分校與汪偽軍校。南京中央陸軍官校自1928年興辦到1937年西遷成都止,歷時10年,共招訓學生8期,也即第6期至第13期。[15]

成都時期[編輯]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為了避過戰火,陸官再次於1937年8月由南京遷至成都[16]。於八年抗戰中,陸官培養了很多將領,他們全都參與了抗日戰爭,爭赴前線戰鬥。1945年,日本投降,抗戰結束。因對戰爭人才的需求銳減,陸官進行改制,並於1946年改回「陸軍軍官學校」原稱。1947年10月蔣中正也首次退位改任名譽校長,由陸官第1期畢業之將領關麟徵擔任校長,唯當年第二次國共內戰正式爆發,陸官生又再次投入中華民國國軍部隊效力。

1947年,孫立人奉命在台灣訓練新軍,他選擇了具有軍事歷史背景的高雄縣鳳山鎮(後升格為鳳山市,今高雄市鳳山區)中的前日本臺灣軍基地作為訓練新軍的基地。他將訓練新軍的基地命名為「陸軍軍官學校第四軍官訓練班」(又稱「陸軍軍官學校台灣訓練班」),是隸屬於成都陸官的分校。自1947年起,中華民國軍隊戰況愈下,陸官也開始籌備遷校事宜。

1948年6、7月間,陸官23期的學生在成都考試,3000多位的學生,也是陸官在大陸的最後一期學生,投入於四川成都北教場的陸軍官校,12月1日正式開學。而這群23期學生在1949年12月還沒到畢業時間就被迫提早畢業分發部隊,只是雖說是畢業分發,但當時四川已遭解放軍包圍,學生根本無從分發到部隊,只能在學校待命。而當時23期的畢業典禮是由蔣中正親自到成主持,並住在軍校北校場黃埔樓上,還是由23期學生組織了護衛隊保衛蔣的安全。1949年9月8日,陸官教育處少將處長李永中,特種兵少將總隊長蕭平波,及陸軍少將蕭步鵬等3名軍官,與共產黨西南工作組秘密取得聯繫。9月中有77名23期台籍與特殊狀況的學生,由政府用飛機載送來台灣。1949年11月初,蔣介石第二次來陸官,蔣召集軍校全體官生講話,說要遷校,那時西南只剩一個四川省,大家都猜想是遷到台灣。這時李永中、蕭平波準備扣押蔣中正後起義,但蕭步鵬把扣蔣計劃預先告訴了蔣,蔣介石坐機倉皇逃走。接著李永中以代理教育長兼遷校行軍總指揮的名義安排遷校事宜。11月中旬,全校開始行軍南下。李、蕭兩人為實現「九八協議」,使解放軍能順利接收軍校,學生和教官採取讓、拖、等的辦法,讓學生們行軍至雙流向南過新津、彭山縣、眉山到夾江又折回眉山、彭山回到新津又折向西到大邑,再向北過崇慶、溫江最後到郫縣。一個多月的時間,來回遊動在川西平原,目的就是拖延時間,等待解放軍接收。12月20日軍校繼續北上至溫江西,這時北面軍校生已和解放軍接上頭;西面是羅廣文的一個軍,已經宣佈起義;東面是胡宗南3個兵團的國軍。時機到來,由李、蕭二人召集各隊隊長和學生代表會議,李講了形勢和共軍的協議,蕭講了政策,願起義的留下,願跟國民黨的向東,願回家的自便,而學生大都願意接受共軍解放,25日隊伍至郫縣,由李永中宣佈軍校起義。他講話的大意是:「校長、教育長都坐飛機走了!你們都是青年學生,我不能拿你們年青的生命去作無謂的犧牲。目前的形勢大家非常清楚,只有一條生路那就是起義,如果說這是罪過,罪過由我一人承擔,你們是青年,青年是有前途的,希望你們保重。今後一切行動都聽共產黨和解放軍的」。接著由解放軍代表宣佈軍校保持原編制不變,名稱暫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軍校」。而23期學生在隨後的1950年韓戰抗美援朝中,有部份參加了戰爭,有些戰死於朝鮮戰場,但也有10餘位向聯軍投誠,成了後來123自由日返台的「反共義士」。

成都於1949年12月為解放軍所佔領,成都陸軍官校自1937年興辦到1949年共招訓學生10期,也即第14期至第23期,由中華民國在大陸開辦的陸官到23期停辦,至此,陸官的大陸時期終告結束,邁入臺灣時期[17]

鳳山時期[編輯]

鳳山陸軍官校大門
台灣鳳山陸官專科部大門,現已改建為學生活動中心
陸官專科班之首座襟授崇勳紀念章

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後的1950年3月1日,蔣中正發表了關於陸軍官校復校的演說[18]。1950年8月復校後首屆校長一職正式由羅友倫中將接任。1950年10月位於臺灣高雄鳳山的陸軍官校正式復校,校址為原日本陸軍的武器儲存庫等設施所在。[19]1951年4月,第四軍官訓練班的所有學員、教師及設施都被編進學員總隊,並且成立第24期學生總隊,其訓練期為二年。陸軍官校遷臺後的首次校慶舉辦於1954年6月16日,同時也是陸軍官校成立三十周年的校慶。陸軍官校的學制於1954年第27期起由兩年改為四年,於1975年第47期起學制再延長為四年三個月,在1976年第48期起陸官首次授予文學士的學位,1994年正期班第67期開始招收女性學員,1998年開始招收大學儲備軍官訓練團學生。

為了彰顯國民革命軍源於陸軍官校,中華民國國防部決定將陸軍所屬各軍事院校的「入伍生團訓練」集中於陸軍官校施訓。另外,陸軍官校也提供多種短期但無文憑學位的軍官訓練班,其目的是為充實基層幹部。1966年1月1日,國防部長蔣經國命令將所有十三期起的各兵科學校之「後補軍官班」取消,轉納入為陸軍官校開辦的「專修學生班」制,專修班19期以前,教育期限為一年,20期至25期為二年,44期至47期為一年三個月,48至56期為一年,自13期至56期共培訓44期,結業學生人數二萬8277人。1977年12月6日,再將專修班改成「專科學生班」,並增設土木、企管、機械和電機四科,是與大學部「正期班」唯一授與文憑之班隊。「專科班」為二年半學制,並且重疊招收專修末期與專科初期學生,直至1982年專修56期才停止重疊招收。1978年4月28日陸軍官校專科1期正式入學,而大學部第49期班隊加以「正期班」的名稱來作區分。另國防部為激勵愛國情操,於1978年命陸軍官校支援拍攝劉家昌導演的軍教片電影黃埔軍魂[20][21],與1989年支援拍攝柯受良導演的軍教片「壯志豪情」[22]專科學生班後因招收的學生不足,因此自1985年專科8期起,部份期別在每年5月及11月分為甲、乙兩班擴大招生。2003年專科班第26期乙班首次招收飛行軍官班。專科班在2004年末屆第27期後便停止收生,繼後的專科班遷往「陸軍專科學校」(陸軍士校改制)繼續招生。2006年8月1日,國防部精進案實施,裁減兵員,並將各官校校長的官階降為少將。當時,官校校長王根林提前於2006年7月1日退休,而作為繼任兼首任少將編階校長的陳良沛仍未上任,因此校長一職由中華民國陸軍副總司令賈輔義代理,而賈輔義僅僅當了校長一個月便離任,陳良沛是第一位出生於臺灣的陸官校長[23][24]

為維繫黃埔革命感情,發揚黃埔精神,兩岸先後創建黃埔同學會組織。北京1984年6月14日成立「黃埔軍校同學會」[25]臺北1991年1月1日成立「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26],而「陸軍軍官學校校友會」於1988年12月4日在陸軍官校鳳山成立[27],復於2013年10月26日改制為「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校友總會」。

陸軍官校建校逾九十年,黃埔出身的名將多參與東征北伐抗日國共內戰後的復員工作。官校遷臺後,陸軍官校的畢業生因戰事少而少有參戰,因此多擔任建軍備戰的工作,以維繫台海安全,儘管陸軍官校的專科班僅開辦了27期,卻也產生了十多名將領,並由專科一期主專科班以陸軍官校專科五期為典[28][29][30][31]

孫中山在《上李鴻章書》中所言:「為文官者,其途必由仕學院;為武官者,其途必由武學堂」。1924年他在廣州石牌手創了「文校」中山大學廣州黃埔「武校」陸軍官校,合稱「一文一武兩大學府」。而在民初歷史舉足輕重的這兩校,也在兩岸分治後,於1950年高雄鳳山復校陸軍官校,1980年高雄鼓山復校中山大學,這「一文一武兩大學府」實現了他的理想。

校長[編輯]

從第1任蔣中正至現任的劉得金少將,歷任28屆校長[32]。創校校長蔣中正軍職歷任大元帥五星上將與軍事委員長。1947年10月蔣中正首次退位改任名譽校長,由陸官第1期畢業之將領關麟徵擔任校長。1950年8月在台復校後首屆校長由羅友倫中將接任。2006年8月首任少將編階校長為陳良沛,也是第一位出生於臺灣的陸官校長。

任屆任期姓名與職位學歷
1 1924年5月—1947年10月 蔣中正上將、大元帥(創校校長) 日本東京振武學校砲兵科11期
2 1947年10月—1949年9月 關麟徵中將 日本振武學校砲兵科 陸官1期
3 1949年9月—1949年12月 張耀明中將 陸官1期
4 1950年8月—1954年8月 羅友倫中將 陸官7期
5 1954年9月—1957年3月 謝肇齊中將 陸官6期
6 1957年4月—1960年12月 徐汝誠中將 陸官6期
7 1961年1月—1965年3月 艾靉中將 陸官4期
8 1965年3月—1970年3月 張立夫中將 陸官8期
9 1970年4月—1973年2月 林初耀中將 陸官10期
10 1973年2月—1976年3月 秦祖熙中將 陸官11期
11 1976年4月—1977年12月 言百謙中將 陸官16期
12 1977年12月—1979年12月 許歷農中將 陸官16期
13 1979年12月—1981年6月 朱致遠中將 陸官16期
14 1981年7月—1983年6月 盧光義中將 陸官22期
15 1983年7月—1985年6月 黃幸強中將 陸官22期
16 1985年7月—1986年12月 黃耀羽中將 陸官24期
17 1986年12月—1989年6月 湯元普中將 陸官29期
18 1989年7月—1991年6月 胡家麒中將 陸官30期
19 1991年7月—1993年9月 楊德智中將 陸官33期
20 1993年9月—1996年7月 馬登鶴中將 陸官29期
21 1996年7月—1997年7 童兆陽中將 陸官34期
22 1997年7月—1998年1月 丁渝洲中將 陸官35期
23 1998年1月—2002年2月 張岳衡中將 陸官34期
24 2002年3月—2005年6月 楊國強中將 陸官41期
25 2005年7月—2006年6月 王根林中將 陸官40期
代理 2006年7月 賈輔義中將 陸官39期
26 2006年8月—2010年7月 陳良沛少將 陸官48期—改為少將編階
27 2010年7月—2012年7月 全子瑞少將 陸官正51期
28 2012年7月至今 劉得金少將 陸官正53期

校制[編輯]

校徽[編輯]

陸軍軍官學校校徽
  • 盾牌:象徵自信、勇敢及保衛國家安全。[33]
  • 親愛精誠:陸官校訓。
  • 青天白日國徽:象徵中華民國
  • 指揮刀:代表指揮官的權與責。
  • 瑞穗:代表中華民國陸軍北伐抗戰動員戡亂等戰事中所建立之豐功偉績,並有著「寓兵於農」之意。每禾七短,合為「雙七」,又名「七七」,象徵七七事變,以紀念抗戰建國,以及發揮抗戰建國的精神。

校旗[編輯]

陸軍軍官學校校旗(不含上方榮譽旗)

民國13年建校之初的校務會議中,指派總教官何應欽設計校旗,以紅底、中綴青天白日國徽、外圍加上金黃色絲穗為校旗。校旗上方有一榮譽旗(標),為民國46年為表彰功績並紀念改制(四年制),以提高學校榮譽,由蔣中正親頒[34]

校訓[編輯]

校訓「親愛精誠」[35],由首任校長蔣中正擬定及選寫,並由孫中山在開學典禮時核定宣佈。孫中山先生核定「親愛精誠」為陸軍官校校訓,是希望由陸軍官校培訓中國革命軍事人才,共同團結為革命的寫照。蔣中正於1925年元旦對官校學生訓話中闡釋:「親愛」是要所有的革命同志能「相親相愛」,官校的宗旨「精」是「精益求精」,「誠」是「誠心誠意」。其目的乃在造就頂天立地繼往開來,堂堂正正革命軍人,發揚黃埔精神。

校歌[編輯]

舊校歌1924年撰定[36],黃埔1期至黃埔4期傳唱。軍校的學生除了經常唱校歌與《國民革命歌》「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努力國民革命,努力國民革命,齊奮鬥,齊奮鬥!」歌詞外,還請蘇聯通信顧問科丘別耶夫教唱《國際歌》。

莘莘學子,親愛精誠,三民主義,是我革命先聲。
革命英雄,國民先鋒,再接再厲,繼續先烈成功。
同學同道,樂遵教導,始終生死,毋忘今日本校。
以血妝花,以校做家,臥薪嘗膽,努力建設中華。

新校歌1926年制訂。校歌的石碑於1927年6月16日在黃埔軍校舊址內立石,復於1977年6月16日在台灣鳳山陸官勒石紀念[37] ,石碑清楚寫著歌詞:「怒潮澎湃,黨旗飛舞,這是革命的黃埔;主義須貫徹,紀律莫放鬆,預備作奮鬥的先鋒;打條血路,引導被壓迫民眾,攜著手向前行,路不遠莫要驚;親愛精誠繼續永守,發揚吾校精神,發揚吾校精神」。校歌並由黃埔合唱編唱[38],此曲於1926年由黃埔5期開始傳唱至今。

陳祖康福建漳平人,1901年生,1919年秋赴法國勤工儉學,1923年參加中國少年共產黨,與熊雄是留法時的同學,熊雄先陳祖康回國,在黃埔軍校經周恩來推薦,繼周續任軍校政治部主任。熊雄請陳祖康於1925年春回國,到陸軍官校擔任少校政治教官。1926年秋,陸官第五期開學,熊雄對陳祖康說:「到現在五期已經開學了,學校萬事俱備,惟新校歌尚付闕如,大家都認為你具對詩歌專長,請你撰寫一篇校歌的歌詞」。陳祖康於事寫了這首歌詞,歌詞並交音樂教官林慶培譜曲。

台灣鳳山陸軍官校1977年6月16日勒石紀念碑校歌拓詞

怒潮澎湃 黨旗飛舞 這是革命的黃埔
主義須貫徹 紀律莫放鬆 預備作奮鬥的先鋒
打條血路 引導被壓迫民眾:攜著手 向前行 路不遠 莫要驚
親愛精誠 繼續永守
發揚吾校精神 發揚吾校精神

黃埔精神[編輯]

黃埔精神為「犧牲、團結、負責」的精神[39],要砥勵「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死」的三不怕精神,「不要錢,不要命,愛國家,愛百姓」的信念,要「為總理、為主義、為革命」而負責、團結與犧牲的精神。

蔣中正在民國48年6月16日於鳳山主持陸軍軍官學校35週年校慶,親自做了「黃埔精神」的闡示。「犧牲精神」的根源,就是「樂死的性質」,不要身家性命,一心一意為國家來奮鬥。「團結精神」的根源,就是「親愛精誠」的校訓,凡屬革命軍人,不但事業是整個的,榮辱是整個的,而其生命、歷史都是整個的,所以同學之間不僅是要義共患難,而且是志同生死。而「負責精神」,就是今日的黨歌和國歌,那就是黃埔同學對於實現主義,對於保衛民國,對於領導人民的責任。革命軍人的責任,就是「以建民國,為民前鋒」、「夙夜匪懈,主義是從」的責任,是為總理、為主義、為革命,而負責、團結與犧牲。還有一套嚴格榮譽規約。由於黃埔精神的建立,「黃埔系」在東征、北伐和八年抗戰扮演舉足輕重角色,影響中國近代歷史,獲得偉大光榮勝利。

校區[編輯]

黃埔 陸軍官校[編輯]

黃埔軍校大門中央上方橫上有譚延闓所書「陸軍軍官學校」幾個大字。在二門門口掛著「殺盡敵人方罷手,完成革命始回頭」對聯,二門右側牆壁上掛有蔣介石手書的「親愛精誠」校訓。而原大門綵樓兩旁的「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勿入斯門」對聯,與「革命者來」橫額,在孫中山逝世後已改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黃埔軍校校本部是一座日字形的二層磚木結構、三路四進、迴廊相通的樓房。軍校創辦時在原陸軍小學堂祠堂式大門前面增建歐陸式大門。中山故居即「史跡陳列室」,建築面積805平方米,1952年重修,原為清朝海關總稅務司粵海關黃埔分關的舊址,稱為學海樓。其中陳列有黃埔老師聶榮臻、解放軍中唯一外籍將軍洪水,與抗日名將鄭洞國等人珍貴文物,及其他校友的捐贈。

位於中山故居西的學生俱樂部是歐式紅色建築,禮堂講台中央和兩側分別懸掛孫中山像、總理遺訓、中國國民黨黨旗中華民國國旗林則徐焚鴉片、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侵犯天津沙基慘案和攻打惠州四幅大型油畫;禮堂懸掛廖仲愷朱執信史堅如等名人像。黃埔軍校當年的「清黨」便是在俱樂部舉行。俱樂部西側的游泳池原是小船塢改建。

東征陣亡烈士墓座落在軍校西南的平崗,面積5萬多平方米,是1925年中華民國軍政府紀念討伐陳炯明等叛軍而陣亡將士修建,於1926年6月落成,葬有516位烈士遺體。墓園前有1928年修建的東征陣亡烈士紀念坊,是一座凱旋門式建築,上覆民族特色的琉璃瓦,大字由蔣中正書。1936年在墓園正門增建東征陣亡烈士紀功坊和碼頭,有小黃花崗之稱。紀念坊後由墓道、墓冢、紀功坊、入伍生墓碑群構成長數百米的中軸線,墓冢東側有蔡光舉烈士墓,西側有17位出身軍校的將校墓,墓園於文化大革命時被破壞,在1984年修繕復原[40]

北伐紀念碑矗立在長洲島平崗,是紀念北伐陣亡的軍校生建立高10米的花崗石碑。由軍校代校務何遂撰寫碑文「平岡之石齒齒兮,黃埔之水淙淙;屹豐碑以萬世兮,將以垂紀於無窮」。碑的正面刻「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學生出身北伐陣亡紀念碑」,碑座的東、西、北三面刻有北伐陣亡的獨立團第一營營長曹淵等353位黃埔軍校學生的名字。但由於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失敗,大部分共產黨員陣亡者的名字未能刻記。

軍校後山的八卦山頂建有高40米孫總理紀念碑,於1928年奠基,1930年9月26日落成,碑頂塑有孫總理銅像,高達2.6米,重逾2000斤,是中山先生日本好友梅屋庄吉出資,牧田祥哉敬作,篠原金作工場鑄造。碑的正面為「孫中山紀念碑」六個隸書大字,背面為總理像,東面為總理遺訓,西面為總理開學訓詞。從山底到山頂的階梯所在的山壁用石材裝飾,表面鑲有校訓「親愛精誠」四個大字。

1937年,黃埔陸軍軍官學校校友會利用廣州黃埔軍校舊址,創辦「黃埔中正學校」,學校沿用黃埔軍校「親愛精誠」校訓,但創作新校歌。後學校歷次遷徙易名為「廣東省立黃埔中正中學」、「廣東省立黃埔中學」、「廣州市第六中學」。直到2010年學校恢復校歌,以及蔣中正親筆題寫的「親愛精誠」校訓,現校內仍有黃埔軍校時期「古鐘」及其他歷史文物。[41][42]

鳳山 陸軍官校[編輯]

陸軍官校腹地約173公頃[43],大門對面有「親愛精誠」大型牌樓,大門上方橫書「陸軍軍官學校」六個大字,是蔣中正所書。入門兩旁分豎「愛的教育」、「鐵的紀律」標語。司令台掛著蔣中正手書的「親愛精誠」校訓。學校設有校史館,外牆掛有「國家」、「責任」、「榮譽」標語(主義、領袖已基於軍隊國家化之《憲法》規範和理念而撤除)。校區分「北營區」、「南營區」(白宮)及「東營區」;「北營區」有志清、伯韜、清泉等房舍,而「東營區」現改建為多功能的學生活動中心。中正堂為新式美倫美奐巴洛克式禮堂,原禮堂蔣中正騎馬銅像移志清樓。還有人工湖泊「黃埔湖」,沿著湖畔有黃埔公園、覺民樓、岳飛銅像、科學工程館、金門之虎戰車、黃埔賓館及游泳池;野外訓練有先鋒路、612與714高地。

教育內容與生活管理[編輯]

大陸時期[編輯]

學科教育[編輯]

教育訓練課程區分學、術科[44],均著重在軍事教育訓練。學科方面教以步兵操典、射擊教範與野外勤務令等基本軍事學識,繼教以戰術、兵器、交通與築城等四大教程。而軍制學、交通學、軍隊內務規則、陸軍禮節、軍語與軍隊符號等,亦擇要講述。至於戰術作業與實地測圖,亦按步實施。

術科訓練[編輯]

教以單兵徒手教練,習各種步法暨轉法,俟操作嫻熟,施以班教練及排連營教練,如方向與各種隊形之變換。徒手操作熟練後,繼施以持槍教練,乃至單兵以至班排連營,凡托槍、下槍、舉槍、裝退子彈、上下刺刀、各種射擊與各種行進,密集、疏開、散開等隊形,以及各種戰鬥教練。除制式教練外,野外演習尤為重要。凡單兵戰鬥動作,以及行軍宿營、戰鬥方式、連絡勤務與構工作業等均按照教育步驟依次實施。此外,夜間演習、實彈射擊與閱兵分列各項檢查,亦確時教練。在術科方面,對於戰鬥教練與實彈射擊二項更為要求,期能於短時間內收最大之效果。

臺灣時期[編輯]

學科教育[編輯]

在於建立內省的智慧,而軍官養成教育貴在內化,進而塑造頂天立地,允文允武,術德兼備的幹部,培養「勇、毅、穩、健」的軍人氣質。在大學部設有外文系、資訊系、土木系、機械系、電機系、管理科學系、物理系、化學系與政治系等九個系。在專科部(1978至2004)則設有土木科、機械科、企管科與電機科等四個科[45]

軍事訓練[編輯]

在於精練體能戰技,嫻熟班戰鬥教練及相對編制兵器,以建立軍事發展潛力為考量,置重點於培養對軍事理論、兵學興趣與基本戰鬥技能素養,奠定爾後教育及後續進修之基礎[46]

  • 入伍教育訓練:

入伍教育訓練,為民轉軍的初體驗,其教育訓期共八週,課程排定以體能訓練(陸軍操、初步運動、戰地運動、持槍運動、草坪運動、枕木運動、基本體能測驗)、手榴彈投擲、五百公尺障礙超越、刺槍術等單兵應具之體能要求和初級戰技技能課目為主,以奠定爾後軍事訓練之基礎。

  • 寒暑期軍事訓練:

在每學年寒暑假期間實施,訓期共計10週(含兵科見學暨軍種交織教育),以驗證班以下戰鬥教練、相對編制武器課程與三軍聯合作戰之概念,強化軍事基礎教育。

  • 分科教育:

於完成學年教育後實施,訓期共計半年,兵科有步兵砲兵裝甲兵海陸化學兵工兵財經通信兵航空兵等類,其中以步兵砲兵裝甲兵、與海陸為戰鬥主要兵科,而專科1至3期企管科財經組,是先至財經學校接受學年教育,再回官校接受專精教育,依成績及志願分發各兵科學校訓練。

  1. 步兵校歌[47]:臨陣當先,決戰致勝,我們步兵為主兵;風雨不足畏,地形任縱橫,勇猛頑強,殲敵建功,忠誠精實,名將多出自吾校,不怕苦,不怕難,光民族,復國土,碧血丹心,為國干城,發揚吾校精神,發揚吾校精神!
  2. 砲兵校歌[48]:砲聲隆隆,飛彈升空,這是國軍新砲兵。精研新學術,培育新精英,我們是勝利的先聲。支援友軍,以火力消滅敵人,重聯戰,講協同,八二三,建奇功,嚴格精實,革新作風。發揚吾校精神,發揚吾校精神!
  3. 裝甲校歌[49]:勇猛頑強,迅速機動,發揮裝甲兵雄風,恪遵我校訓,浩氣貫長紅,實事求是,精益求精,團結一致,發揚誠愛熱精神,我們是錐之尖,我們是刀之刃,憑式飛輪,旋轉乾坤,發揚吾校精神!發揚吾校精神!
  4. 海軍陸戰隊校歌[50]:萬壽山前,太平洋濱。陸戰精英,志豪氣虹,發揚黃埔精神,三民主義是從,研習聯合作戰,精練兩棲技能,誓永遠精誠,為戰鬥先鋒。振興中華,促進大同。

生活管理[編輯]

  • 生活公約:[51]

為了塑造學生良好品性與方便生活管理,學校制定了生活公約,要求學生履行。公約內容:身為陸軍軍官學校學生,堅持不說謊、不欺騙、不偷竊的榮譽信條,也不縱容他人違反;立志成為允文允武、術德兼備的軍事領導人才;具備領導管理、解決問題、語文溝通及持續學習四大能力;信守國家、責任、榮譽、犧牲、團結、勇氣、自信的核心價值;發揮「親愛精誠」校訓;確定「我是最好的」認知;貫徹尊師重道、存誠務實的要求。

早期學生教育是鐵的紀律勝過愛的教育,強調服從,入伍訓練回話時,更只有「是、不是、沒有理由」三句話,不准辯解。而黃埔十道菜又稱「黃埔十大酷刑」,是家常便飯,它是陸官來台後早期幹部創制,用於處罰學生之方式,強調合理的教育是「訓練」,不合理的訓練叫「磨練」。不過隨著時代演變,現在陸官的教育較講求人性化之管理。

  1. 棉被操:主要處罰內務整理不好者。將棉被蓋在身上,頭戴,在棉被內邊唱軍歌邊做伏地挺身,或全副武裝抱棉被跑步說我愛你與整疊棉被豆腐乾。
  2. 大風吹:以最快的動作換位,上下左右對調。有時甚至會玩到全連隊都動了起來,如:第一排換第三排,第二排再換第一排。
  3. 唱片:以左手食指按在地上為圓心,人繞著自己旋轉,大聲唱軍歌〈九條好漢在一班〉。
  4. 黃埔咖啡:又稱「巴西咖啡」,主要處罰不依規定吸菸者。將數支香菸,取出菸草,全部用開水泡開,然後倒入鋼杯中,甚至是鋼盔中喝掉。另一種方式稱作「北港爐」,是要求受罰者將許多支菸同時抽完。
  5. 人造衛星:這種體罰多半是針對部隊行進間答數出差錯的人。全連隊的人在跑步時,被罰的人再繞著部隊跑,像人造衛星一樣。
  6. 跨海大橋:又叫「桂河大橋」。受罰者身體橫跨水溝或兩張床舖之間撐著。此外亦有進階版,要受罰者做伏地挺身;這樣的處罰好處是無法偷懶,因為偷懶與乏力者會跌到地下。
  7. :又叫「環遊世界」。受罰者由通舖的一端爬到另一端,然後再爬回來。
  8. 親愛精誠:又叫「我佛慈悲」、「大發慈悲」,主要處罰禮儀不佳者。受罰者必須對著樹木或柱子大喊數次至數百次「長官好」。
  9. 田邊俱樂部:又稱「五燈獎」,名稱出自台灣田邊製藥贊助之台視綜藝節目《五燈獎》。方法是受罰者僅著內褲,赤裸上半身罰站於廁所旁邊唱歌、餵蚊子
  10. 黃埔大地震:簡稱「大地震」。這是最著名的一道「菜」,阿兵哥多視如畏途。新兵訓練中心的新兵幾乎天天都會品嘗到這道「菜」。當部隊中有人物品失竊時,也會利用這方法尋找失物。全連的兵所有內務及私人物品全部集中,堆成一座小山,檢查是否有違禁品(手機香菸等),幹部一聲令下,限時歸定位,否則重來一次。進階版「大地震」是給一個完成不了的時間,玩到幹部高興為止。

黃埔情歌[編輯]

黃埔湖:在台初期建構之人工湖

陸官除了軍事與學科教育,也注重社團活動發展。黃埔合唱團與吉他社名聞遐耳,常至各地演出,在六、七十年代台灣民歌盛行時期,也自編曲兩首黃埔情歌傳唱,唯作者已不可考。

黃埔戀歌:
風輕吹的一個黃昏,紅紅的一輪夕陽,
潺潺的一灣流水,有隻鳥兒在隻頭輕啼。
我要往遠方的時候,陸軍官校使我留戀,
我永遠不能忘記,使我難以忘懷的地方。
黃埔湖畔(落葉飄飄):
1、晚風吹起落葉飄,黃埔湖盼獨人行,夕陽西下垂楊柳,自問相思何從起,
因為因為是我想念你,難道感情如雲散,你豈知我心的痛苦,落葉飄飄全是為了你。
2、夜深人靜晚風吹,黃埔湖畔孤燈下,細訴心聲有誰知,自問相思何處尋,
因為因為是我喜愛你,難道愛你如此短,你豈知我心的痛苦,落葉飄飄全是為了你。

創期史[編輯]

陸官第1期[編輯]

黃埔一期步兵科潘學吟畢業証書
黃埔一期步兵科蔡昇熙卒業證書

陸官第1期別稱黃埔1期[3]。民國13年(1924年)2月10曰分配各省區招考學生名額,擬訂招324名,另備取50名,惟當時各省多在軍閥掌握之下,不易公開招生,故委託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回籍後代為招生。3月1日,孫中山任命蔣中正為入學試驗委員會委員長,王柏齡、鄧演達、彭素民、嚴重、錢大鈞、胡樹森、張家瑞、宋榮昌與簡作禎等人為試驗委員。3月27日起三天假廣東高等師範學校為試驗場,舉行入學考,共計考生一千二百餘人[55],4月28日放榜,正取350人,備取120人,加上保舉共499人,組成學生總隊,編成4個隊,每隊分3個區隊,於5月5日入學,6月16日開學。時任校長蔣中正,教練部主任李濟深,總隊長鄧演達,第一隊隊長呂夢熊,第二隊隊長茅延禎,第三隊隊長金佛莊,第四隊隊長李偉章。同年11底考試及格者465人畢業。另有一說,由湘軍講武學堂併入的158人,四川第6隊學生的22人也併計入第1期畢業,共645人均為步科。黃埔1期年紀最長者為胡宗南(1895-1962年)於28歲時就學陸官[56],而最後在世者為孫元良(1904年-2007年)享壽103歲[57](藝人秦漢之父)[58]

畢業證書有二式:

  1. 畢業證書:1924年11月30日發修業期滿成績及格學生。
  2. 卒業證書:1925年2月1日發脩學期滿考試及格學生。

專科班第1期[編輯]

陸官專科班第1期簡稱陸官專1期。甄試合格有一千二百餘人,於民國67年(1978年)4月28日[59](外島區4月27日)入營陸官東、南營區,同專科五校(陸官、政戰中正理工國防醫學院憲兵)共二千餘人於5月1日開學入伍訓三個月,7月28日結訓,1980年1月28日接受3個月專精教育,4月28日接受半年分科教育 ,1980年10月27日畢業任官少尉授二專文憑。在學學制為二年半,學年教育以機械土木科八百餘人編一個營5個連,企管科280人(一般組200人、財經組80人)由財經學校學年教育編2個連,許歷農朱致遠中將為前後任校長,劉大君與劉寧善上校為前後任指揮官。畢業時機械土木科799人與企管科一般組194人分發步、砲、裝、海陸等兵科共993人服役六年於1986年10月26日退伍,企管科財經組選財經兵科68人服役十年,總畢業人數1061人。將領有王信龍中將、白永成及陳健財少將三人。

  • 各連人數:
  1. 機械、土木科:專1連、156人。專2連、177人。專3連、155人。專4連、152人。專5連、159人。
  2. 企管科:企5、6連:一般組、194人。財經組、68人。
  • 畢業證書有二式:
  1. 陸軍官校軍職畢業證書:1980年10月27日發畢業學生。
  2. 陸軍官校專科畢業證書:1980年10月29日發畢業學生。

著名校友[編輯]

中國國民黨[編輯]

在大陸抗戰與國共內戰時期擔任指揮官,及來台後擔任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與國防部長之高級將領友有杜聿明胡宗南關麟徵黃傑陳大慶黃維鄭洞國宋希濂孫元良李仙洲毛人鳳張靈甫李默庵陳明仁劉安祺高魁元康澤鄭介民李延年李彌胡璉唐生明俞濟時戴笠郝柏村傅桓蔣仲苓王昇沈發藻劉戡范漢傑余程萬邱清泉彭孟緝羅 列於豪章馬安瀾黃幸強陳廷寵李禎林湯曜明霍守業朱凱生胡鎮埔趙世璋楊天嘯李翔宙許歷農周仲南丁渝洲陳守山馬安瀾薛石民鄭為元羅本立高華柱等人。

中國共產黨[編輯]

陸官在實施清黨反共與寧漢分裂前,方有師生以共產黨員身份加入黃埔,其擔任抗戰與國共內戰時知名指揮官有左權陳賡徐向前林彪蔣先雲劉志丹羅瑞卿周士第許光達陳伯鈞宋時輪楊至成宣俠父郭天民陳奇涵陶鑄郭汝瑰等人。

專科班將領[編輯]

來台後的陸軍官校專科班僅開辦了27年,也產生了十多名將領,有王信龍[60][61]、白永成、陳健財、邵定謙[62]、黃國明、童盛雄、楊國隆、劉木聰、朱富圓、張性竹、房茂宏[63]、古勝文[64][65]、何啟鎮[66]、沈能策、楊基榮等人。

政界[編輯]

其他[編輯]

紀念[編輯]

校慶活動[編輯]

每年的6月16日定為「校慶日」。1924年6月16日,現代中國第一個革命的軍事學校陸軍官校,在孫中山親自主持下正式開學,他之所以擇定陳炯明叛變事件兩周年這天舉行黃埔軍校開學典禮,旨在表明要記住沉痛的歷史教訓,堅決為遞造一支武力與民眾相結合的革命武裝而奮鬥。陸官在大陸時期,因戰事多未能大型舉辦校慶活動,遷臺後的首次校慶舉辦於1954年6月16日,同時也是陸官成立三十周年的校慶,由當時的總統蔣中正主持,蔣中正與副總統陳誠一起在校慶中閱兵、校閱騎兵隊,另外美軍顧問團團長蔡斯將­軍也上台致詞。此後每逢十周年,台灣鳳山陸官都會擴大辦理校慶活動。

  • 1954年6月16日,總統蔣中正主持陸官成立三十周年校慶。[67]
  • 1969年6月16日,總統蔣中正主持陸軍官校成立四十五周年校慶。[68]
  • 1974年6月16日,行政院院長蔣經國主持陸軍官校成立五十周年校慶,由陸軍總司令于豪章上將、陸軍官校校長秦祖熙中陪同與會。[69]
  • 1984年6月16日,參謀總長郝柏村主持陸軍官校建校六十周年,各軍種總司令與會,黃埔老師顧祝同主持黃埔畫展揭幕。[70]
  • 1988年6月16日,第一位台灣人總統李登輝主持陸軍官校校慶典禮。[71]
  • 1994年6月16日,總統李登輝主持陸軍官校成立七十周年校慶,國防部長孫震陪同,總統檢閱儀隊外並致詞。[72]
  • 2000年6月16日,第一位非國民黨總統陳水扁主持陸軍官校七十六周年校慶,主持三軍校閱儀式。[73]
  • 2004年6月13日,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來自各地萬名黃埔軍校校友,舉行黃埔軍校建校八十周年活動。[74]
  • 2004年6月14日,國防部長李傑與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參觀「黃埔軍校八十周年史蹟展」。[75]
  • 2004年6月16日,總統陳水扁主持陸軍官校成立八十周年校慶,總統主持閱兵並致詞。[76]
  • 2012年6月16日,陸軍司令李翔宙主持陸軍官校成立八十八周年校慶,官校並於中正堂舉辦學生社團成果發表會,有戰鼓隊、熱音社、國標社、熱舞社、軍樂隊,以及合唱團等演出。[77]
  • 2013年6月16日,陸軍司令李翔宙主持陸軍官校成立八十九周年校慶,官校並於中正堂舉辦學生社團成果發表會。另有由各期畢業校友組成的中正預校鼓號樂隊校友團於中正堂前演出。[78]

紀念郵票[編輯]

兩岸官方在發行黃埔陸軍官校的紀念郵票並不多見,在台灣有1974年6月16日中華民國交通部發行陸軍官校建校五十周年郵票2枚,票面為黃埔陸官大門與鳳山陸官大門全景[79]。大陸在1994年6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紀念黃埔軍校建校七十周年,發行了紀念郵票1枚,面值20分,票面為黃埔軍校大門全景[80]。此外,台灣的陸官校友會也多次配合校慶日發行紀念郵票,紀念建校活動。而大陸黃埔軍校同學會與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曾於2004年6月16日紀念黃埔軍校建校八十周年,共同編輯《黃埔風雲人物》專題郵品紀念冊在北京首發,收入50餘枚有關黃埔軍校人物歷史事件的郵票[81]

校友會[編輯]

黃埔軍校同學會[編輯]

1984年6月14日,黃埔軍校同學會[82]北京人民大會堂成立,黃埔1期徐向前任首屆會長,程子華侯鏡如鄭洞國宋希濂李默庵任副會長,黃埔老師聶榮臻許德珩任顧問。

陸軍官校校友總會[編輯]

陸軍官校校友總會[83],其前身為陸軍官校校友會[84],是「中華民國中央軍事院校校友總會」人民組織團體轄屬之分會。中央軍事院校校友總會於1988年6月16日在陸官成立籌備大會,由王多年任籌備會主委,同年9月3日於台北中山堂成立大會,黃埔10期王多年擔任第一屆理事長,總會下轄各軍事院校隨之成立校友會,「陸軍官校校友會」遂於1988年12月4日在高雄鳳山由三百名校友成立大會,黃埔14期劉戈崙任首屆會長;而改制後的「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校友總會」於2013年10月26日在臺北新店彭園會館成立[85],總會長由胡築生擔任,前行政院長郝柏村、陸階退役上將、歷任官校校長等近一千五百人出席,其目的在謀取校友權益福祉,增進同學情感,凝聚黃埔子弟的向心與力量。

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編輯]

1991年1月1日,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26]台北成立,黃埔1期鄧文儀任榮譽會長及大會主席,由鄧文儀、袁朴、劉藩、劉永堯、丁德隆等138人發起成立,第一任會長由蔣緯國擔任。

年表[編輯]

  • 1921年12月: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廣西桂林會見孫中山,9天內進行了三次會談,國民黨的要員胡漢民、許崇智、陳少白、曹業伯、林雲陔、朱卓文、李祿超、孫科等人參加,馬林向孫中山提出「創辦軍官學校,建立革命軍」的建議。
  • 1923年:8月16日蔣中正孫中山命赴蘇俄考察軍事教育,率同沈定一、張太雷、王登雲由上海乘「神丸」啟程赴俄考察,12月15日上午7時返國船入吳淞口,9時抵滬,將對俄政策及對黨務、軍事意見上書孫中山先生。[11]
  • 1924年1月24日:孫中山派蔣中正為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王柏齡等7人為委員。[1]
  • 1924年1月28日:孫中山指定黃埔為陸軍軍官學校校址。[86]
  • 1924年2月10日:預訂招收學生名額,共324名。
  • 1924年3月27日:黃埔軍校試驗委員會假廣東高等師範學校舉行入學試驗,各地投考生計1千2百餘人。
  • 1924年5月2日:孫中山特任蔣中正為陸軍官校首任校長。
  • 1924年5月5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進校,計正取生350名,備取生120名,加上保舉共499人,編4隊。
  • 1924年5月9日:孫中山特派廖仲愷為駐校黨代表,入伍生開始預備教育。
  • 1924年6月16日:第1期學生開學典禮,孫中山親臨主持,此後並以是日為校慶日。當日孫中山手書黃埔軍校訓詞,由胡漢民戴季陶廖仲愷邵元沖四人撰文,訓詞於1929年1月10日國民黨通過為黨歌,1930年3月24日行政院暫定為國歌,1937年6月21日國民政府公布為國歌中華民國國歌曾在1936年夏季柏林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獲選為世界最佳國歌。
  • 1924年8月10日:蔣中正奉令辦理廣東省商團私運軍械事,於次日將私運軍械之挪威船艦押到黃埔,停泊於校門外。
  • 1924年9月3日:蔣中正派何應欽總教官籌組教導團。
  • 1924年10月12日:蔣中正任命何應欽為教導團團長,任陳繼承為教導第2營營長,王俊為教導第3營營長。
  • 1924年10月16日:廣州商團副團長陳受恭繳械乞和,商團事變遂告敉平。
  • 1924年11月11日:孫中山令廣州黃埔新軍改稱校軍。
  • 1924年11月17日:第2期學生先後入校者總計449名(第2期於民國14年9月6日畢業)。
  • 1924年11月20日:教導團正式成立。28日任命何應欽為團長。
  • 1924年11月30日:第1期學生教育時間為6個月,於當年11月30日畢業,學生均步科,465人畢業。另有一說,由湘軍講武學堂併入的158人,四川第6隊學生的22人也併計入第1期畢業,共645人。
  • 1924年12月2日:籌組教導第2團,原教導團改稱為教導第1團。
  • 1925年1月31日:第2、3期及教導第1、2兩團等單位,成立「校軍」,舉行討伐陳炯明之誓師典禮。
  • 1925年2月:校名改為「中國國民黨黨立陸軍軍官學校」。
  • 1925年2月1日:校軍開始第1次東征,討伐陳炯明。
  • 1925年2月20日:孫中山病危於北京,乍聞校軍2月15日克淡水之訊,深感欣慰,及命隨員電「校軍」致賀。
  •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於北京。
  • 1925年3月13日:校軍教導第1團千餘人,於棉湖之役擊潰陳炯明之林虎部萬餘眾;同日獲悉孫中山逝世,全校師生至為哀慟。
  • 1925年6月13日:東征軍回師克復廣州,討平滇桂軍閥楊希閔劉震寰等部。
  • 1925年7月1日:國民政府成立於廣州,並發表成立宣言。
  • 1925年8月20日:黨代表廖仲愷被刺殞命。
  • 1925年8月26日:各軍奉命改編為「國民革命軍」,蔣中正任第1軍軍長,第2軍軍長譚延闓,第3軍軍長朱培德,第4軍軍長李濟深,第5軍軍長李福林,共5個軍。
  • 1925年10月6日:蔣中正自廣州出發,再度東征,兵力2萬人,俄顧問季山嘉等偕行。
  • 1925年10月14日:國民革命軍第1縱隊攻克惠州,俘敵4千餘人;革命軍團長劉堯宸陣亡。
  • 1925年11月6日:東江陳炯明殘餘部隊全部肅清。
  • 1925年12月5日:蔣中正在潮安舉行東征陣亡將士追悼大會。
  • 1926年1月15日: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李濟深部自雷州越海攻瓊州。
  • 1926年1月21日:攻瓊軍新埠登陸,向海口進攻。
  • 1926年1月26日:國民政府派譚延闓、汪兆銘廣西李宗仁黃紹竑梧州會面,對兩廣統一事宜作初步商談。
  • 1926年2月24日:國民政府成立兩廣統一委員會。
  • 1926年3月:國民政府中央軍事委員會將黃埔島陸軍軍官學校擴大改組,並且在同年3月更名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
  • 1926年3月15日:確定兩廣統一的方案,廣西政治、軍事及財政均置於國民政府直接管轄之下。
  • 1926年3月24日:軍事委員會改編廣西軍隊為國民革命軍第七軍,任命李宗仁為軍長,兩廣統一遂告完全實現。
  • 1927年: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分裂,發生寧漢分裂事件,於廣州武漢南京各有建立黃埔陸軍軍校。
  • 1927年3月22日:武漢陸官改組為「(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展開討伐蔣中正的行動,後因續北伐,便將「(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改成張發奎的軍官教導團,迫使正在上課的第5期學生退學,至此,武漢陸官停辦。
  • 1927年底:蔣中正成立「(南京)中央軍事政治學校」。
  • 1928年3月:蔣中正以中央軍事委員會名義將「(南京)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改稱「中央陸軍軍官學校」。
  • 1928年5月:廣州的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副校長李濟深將校名改成「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
  • 1929年9月10日:蔣中正以國民政府名義將廣州「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校名改為「國民革命軍黃埔軍官學校」。
  • 1930年9月:廣州「國民革命軍黃埔軍官學校」陸官正式停辦。
  • 1937年8月:「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陸官由南京遷至成都
  • 1946年:陸官改回「陸軍軍官學校」原稱,蔣中正首次退位改任名譽校長,由陸官第1期畢業之將領關麟徵擔任校長。
  • 1947年10月:蔣中正首次退位改任名譽校長,由陸官第1期畢業之將領關麟徵擔任校長。
  • 1947年:孫立人奉命在台灣鳳山「陸軍軍官學校第四軍官訓練班」(又稱「陸軍軍官學校台灣訓練班」)訓練新軍,是隸屬於成都陸官的分校。
  • 1949年12月:成都解放軍所佔領,由中華民國舉辦的陸官停辦,陸官在大陸共開辦23期。
  • 1950年3月1日:蔣中正發表了陸官復校的演說。8月復校,後首屆校長由羅友倫中將接任。10月位於臺灣高雄鳳山的陸軍官校正式復校。
  • 1951年4月:第四軍官訓練班的所有學員、教師及設施編進學員總隊,並且成立第24期學生總隊,其訓練期為二年。
  • 1954年6月16日:陸官遷臺後的首次校慶,也是陸官成立三十周年的校慶。
  • 1954年:陸官的學制自第27期起,由兩年改為四年,旨在文武合一。
  • 1966年:國防部蔣經國命令將所有十三期起的兵科學校之「後補軍官班」取消,轉納入為陸官開辦的「專修班」制。
  • 1975年:第47期起,學制再延長為四年三個月。
  • 1976年:第48期起,陸官首次授予文學士的學位。
  • 1978年:國防部再將專修班改成「專科班」,並增設土木企管機械電機四科,是與大學部唯一授與文憑之班隊,「專科班」為二年半學制。同年4月28日,陸官專科1期正式入學,大學部第49期起班隊以「正期班」的名稱來作區分。專科1期以機械土木科編一個營5個連,企管科於財經學校學年教育(代訓)編2個連。服制章幟與正期班有所區別:領章是專科學生,一年級草綠服是白槓V字形,軍便服是藍槓V字形,二年級草綠服、軍便服都是綠色橫槓、軍常服是金槓。
  • 1978年:國防部令陸官支援拍攝劉家昌導演的軍教片電影黃埔軍魂[87]
  • 1978至1980年:專科1、2期入伍訓為三個月,設機械、土木科,電機科(專科1期無),企管科(專科1至3期)為專科五校(陸官、政戰、中正理工、國防醫學院憲兵、缺-財經)併同入伍。甄選為陸官企管科人員,至財經學校接受學年教育,再回官校接受專精教育,依成績及志願分發各兵科學校訓練。企管科分一般組與財經組,兵科分科一般組有步、砲、裝、海陸等兵科,服役六年,財經組為財經兵科,服役十年,軍文憑畢業證書同為陸官。
  • 1978至1982年:專科1期至專科5期參加學校辦理技能檢定。
  • 1979年4月:專科2期入伍,增電機科。
  • 1979年5月18日:林正義(後改名林正誼、林毅夫台灣宜蘭人,陸軍284師金門馬山連連長,泗水叛逃至中國大陸,為台灣大學首位轉讀之陸官學生,陸官第44期第二名畢業。
  • 1980年5月8日:專科3期入伍,入伍訓改為二個月。
  • 1980年9月:神龍小組張輯善少校甄選專科1期步校20人及砲校4人訓練,是陸官專科班神龍小組誕生始序。
  • 1981年4月30日:專科4期入伍,首屆由專科班畢業少尉專科1期返校帶領專科學弟入伍。首屆企管科改由陸官學年教育。
  • 1981年10月10日:專科3期參加台北國慶閱兵,為首次專科班參與國慶閱兵活動。陸官派出1個學生營轄3個連參加,第1、2連由學指部組成,第3連由專科3期編成。
  • 1982年5月:專科3期與專科4期草綠服換掛同正期班白色年級臂章。
  • 1983年5月:專科5期與專科6期換掛同正期班學生領章
  • 1983年10月:專科5期於高雄市立體育場擔任僑泰演習千人刺槍術表演,為陸官單期首次千人表演刺槍期別。
  • 1984年5月3日:專科7期一千五百餘人入伍,畢業人數1565人,為陸官專科班最多人數之期別。
  • 1984年6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成立「黃埔軍校同學會」,由黃埔1期徐向前任首屆會長。
  • 1985年5月:專科8期入伍,首屆由專科班在校最高年班專科6期帶領學弟入伍,專科5、15期是兩個未帶專科入伍生之班隊,而專17期是由衛武營士官帶入伍之班隊。
  • 1985年11月:專科8期乙班入伍,為陸官首屆因學員不足補梯次招生,原5月入學專科8期改稱(甲班)。
  • 1988年6月16日:第一位臺灣人總統李登輝參加陸軍官校校慶典禮[88]
  • 1988年12月4日:「陸軍軍官學校校友會」在陸軍官校鳳山成立,由黃埔14期劉戈崙任首屆會長。
  • 1990年1月起:73年班(含)以前領取戰士授田憑據補償金。
  • 1990年2月9日:退輔會從民國79年2月9日後(專科81年班含),服役未滿10年者,不予核發榮譽國民證。
  • 1990年10月21日:「漢疆演習」機降「釣魚台」,護衛台灣區運聖火登島宣示主權,這是陸官專科班幹部最接近臨戰的一次。突擊隊隊長為陸軍獨立第62旅步4營45連連長,專科6期關至德上尉[89]
  • 1991年1月1日:台北成立「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由黃埔1期鄧文儀任榮譽會長及大會主席,第一任會長由蔣緯國擔任。
  • 1993年:正期班之畢業中尉任官,自正62期起改少尉任官。
  • 1994年:正期班第67期招收女性學員。
  • 1998年:招收大學儲備軍官訓練團學生。
  • 1999年:國防部統一將兵籍名牌號碼與身份證字號結合使用。
  • 2000年:陸官廢止校慶閱兵[90]踢正步儀式,國防部下令以踢正步違反人體工學廢除國軍此項訓練。
  • 2000年6月16日:第一位非國民黨籍的總統陳水扁參加陸軍官校76周年校慶,主持三軍校閱儀式。[91]
  • 2003年11月:專科26期乙班入伍,首召飛行軍官班。
  • 2004年:末屆專科班第27期後便停止收生,繼後的專科班遷往「陸軍專科學校」(陸軍士校改制)繼續招生。
  • 2004年7月1日:專科1期王信龍晉任少將,為陸官專科班首位將軍。
  • 2006年8月:國防部精進案實施,並將各官校校長的官階降為少將。時任官校校長王根林提前於2006年7月1日退休,校長一職暫由陸軍副總司令賈輔義代理一個月。2006年8月1日首任少將編階校長陳良沛(陸官48期)上任,他也是第一位出生於臺灣的校長。
  • 2007年11月7日:帽制更改,民國96年11月7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600147261號令公布陸海空軍服制條例[92],國軍所有中校(含)階的軍官,所穿戴的「大盤帽」、「軍便帽」均都加「帽飾」...,故同上校帽子已統一式樣,即帽簷開花。
  • 2009年4月22日:專科4期人民組織團體經內政部核定在案,為專科班最早成立者。
  • 2011年1月3日:專科2期邵定謙為陸官專科班畢業生首任軍事院校(裝校)之校長[93]
  • 2011年7月23日:專科5期慶祝建國百年返校參訪,與會近八百人,創陸官單日單一期別返校人數最高記錄[94];同日專科5期製頒紀念章,為專科班首座襟授紀念章。
  • 2012年1月1日:專科1期王信龍晉任中將,為陸官專科班首位中將[95],並於2012年7月2日接任國防部人事參謀次長[96]
  • 2012年1月8日:專科班慶祝中華民國建國百年,於臺中國際街東海漁村辦理一百年度年終聚會,與會六百餘人,為專科班畢業後首屆人數最多聚會[97]
  • 2012年2月18日:專科5期成立專5期文物館,為陸官專科班首設文物專網[30]
  • 2012年10月24日:專科5期成立專5期行義團,為陸官專科班首設行義慈善團隊[98]
  • 2013年10月26日:「陸軍官校校友總會」在臺北新店彭園會館成立,總會長由胡築生擔任,前行政院長郝柏村、陸階退役上將、歷任官校校長等近一千五百人出席[99]

參考資料[編輯]

  1. 1.0 1.1 校史簡介陸軍軍官學校2013-02-23[2013-02-25]
  2. ^ 數位校史典藏陸軍軍官學校2013-02-23[2013-02-25]
  3. 3.0 3.1 黃埔建校國軍歷史文物館2012-10-12[2013-02-25]
  4. ^ 黃埔軍校You Ku優酷[2013-03-29]
  5. ^ 廖仲愷M1905電影網[2013-02-25]
  6. ^ 黃埔本校建校初期教職員工中國黃埔軍校網2013-02-28[2013-03-04]
  7. ^ 黃埔軍校創校中國黃埔軍校網2013-02-28[2013-3-5]
  8. ^ 陸軍官校開幕紀盛中國黃埔軍校網2013-02-28[2013-03-05]
  9. ^ 1924年孫中山扣押走私軍火為何引發廣州商團叛亂鳳凰網2011-07-19[2013-02-27]
  10. ^ 哈佛號「運來」黃埔軍校的第一場勝仗搜狐2012-4-19[2013-02-27]
  11. 11.0 11.1 黃埔日曆黃埔軍校同學會[2013-03-04]
  12. ^ 黃埔時期校史簡介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2013-02-23[2013-02-25]
  13. ^ 黃埔軍校在南京中國黃埔軍校網2013-02-28[2013-03-05]
  14. ^ 南京時期校史簡介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2013-02-23[2013-02-25]
  15. ^ 黃埔軍校各分校簡介中國黃埔軍校網2013-02-28[2013-3-4]
  16. ^ 黃埔軍校成都校史中國黃埔軍校網2013-02-28[2013-3-5]
  17. ^ 成都時期校史簡介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2013-02-23[2013-02-25]
  18. ^ 鳳山時期校史 復校演說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2013-02-23[2013-03-18]
  19. ^ 顧超光,黎高恩. 台灣光復前日軍在鳳山的軍事設施探討, 八十三週年校慶基礎學術研討會.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2007.
  20. ^ 黃埔軍魂56我樂-視頻在線上觀看[2013-3-5]
  21. ^ 黃埔軍魂國防部政戰資訊網2011-06-04[2013-03-29]
  22. ^ 壯志豪情You Ku優酷[2013-03-29]
  23. ^ 臺灣鳳山本校中國黃埔軍校網2013-02-28[2013-03-05]
  24. ^ 鳳山時期校史簡介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2013-02-23[2013-02-25]
  25. ^ 埔軍校同學會黃埔軍校校友會2008-6-25[2013-02-25]
  26. 26.0 26.1 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中華民國國防軍事研究學會校2010-04-14[2013-02-25]
  27. ^ 陸軍軍官學校校友會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1988-12-04[2013-02-25]
  28. ^ 陸官專五期行義網團 關注社會公益台灣時報2013-1-30[2013-1-30]
  29. ^ 陸軍軍官學校專科五期2013全國年會在省政資料館舉行,省府林政則主席親往祝賀臺灣省政府2013-05-04 [2013-8-1]
  30. 30.0 30.1 軍事院校班隊陸軍官校專科5期青年日報2013-4-30 [2013-5-5]
  31. ^ 陸軍軍官學校專科五期2013全國年會在省政資料館舉行TNN台灣地方新聞2013-5-5 [2013-05-05]
  32. ^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歷屆校長.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2012-7 [2012-12-27].
  33. ^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校徽.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2012-12-25 [2012-12-27].
  34. ^ 陸軍軍官學校校旗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2013-02-23[2013-02-25]
  35. ^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校訓.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2012-12-25 [2012-12-27].
  36. ^ 黃埔精神與抗戰勝利的歷史經驗. 黃埔軍校同學會. 2008-06-25 [2012-12-27].
  37. ^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校歌.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2012-12-25 [2012-12-27].
  38. ^ 校歌影音版You Tube 2010-1-2[2013-3-5]
  39. ^ 黃埔精神蔣中正主持陸軍軍官學校卅五周年校慶講稿[2013-02-25]
  40. ^ 東征陣亡烈士墓園:逝者長眠 精神永存. 華廣網. 2011-01-17 [2013-06-17].
  41. ^ 廣州六中2010-4-30[2013-02-25]
  42. ^ 廣州六中 重溫中正校訓 親愛精誠. 南方都市報. 2010-03-31 [2012-08-21].
  43. ^ 校園巡禮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2013-02-23[2013-02-25]
  44. ^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校史稿》第四篇陸軍軍官學校1936[2013-3-7]
  45. ^ 各學系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2013-02-23[2013-02-25]
  46. ^ 軍事訓練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2013-02-23[2013-03-07]
  47. ^ 步兵學校與校歌中華民國陸軍2012-12-12[2013-02-25]
  48. ^ 砲校飛彈學校與校歌中華民國陸軍2012-12-12[2013-02-25]
  49. ^ 裝甲兵學校與校歌中華民國陸軍軍2012-12-12[2013-02-25]
  50. ^ 海軍陸戰隊學校與校歌中華民國海軍2012-12-12[2013-02-25]
  51. ^ 學生公約陸軍軍官學校2013-02-23[2013-03-07]
  52. ^ 傳說中的黃埔十道菜 請各位品嚐品嚐批踢踢實業坊[2013-3-19]
  53. ^ 黃埔十大名菜中山美麗之島2000-02-19[2013-03-19]
  54. ^ 黃埔十道菜痞客邦2008-9-5[2013-03-19]
  55. ^ 黃埔一期中國黃埔軍校網[2013-02-25]
  56. ^ 胡宗南遷台一心反攻 51歲和女特工成婚大公網 2014-01-20[2014-01-21]
  57. ^ 歷經東征、北伐、抗日、國共內戰的最長壽國軍將領─ 孫元良將軍 2009-04-14[2014-01-21]
  58. ^ 不想沾光 秦漢極少提父親聯合新聞網 2007-06-11[2014-01-21]
  59. ^ 校史簡介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2013-02-23[2013-02-25]
  60. ^ 總統核定王信龍、季連成等30人晉任中將少將東森新聞雲2011-12-25[2013-3-5-]
  61. ^ 林鎮夷主持人事次長布達交接 勉健全制度確維戰力奇摩轉軍聞社2012-7-2[2013-3-5]
  62. ^ 楊天嘯主持裝訓部指揮官布達典禮蕃薯藤新聞2011-1-3[2013-3-5]
  63. ^ 國防部宣布將官晉任名單今日新聞網 2009-12-28 [2013-3-5]
  64. ^ 古勝文 當年貧童今升少將聯合新聞網 2011-12-28 [2013-3-5]
  65. ^ 將軍晉升蘋果日報 2011-12-28 [2013-03-05]
  66. ^ 國軍101年7月1日將級人員定期晉任國防部101-6-28 [2013-3-5]
  67. ^ 陸軍官校成立三十周年校慶You Tube影音網2009-06-29[2013-02-25]
  68. ^ 陸軍官校成立四十五周年校慶訓詞[2013-02-25]
  69. ^ 陸軍官校慶祝建校五十周年校慶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網2008-6-28[2013-02-25]
  70. ^ 遍地桃李 陸軍官校建校六十周年You Tube影音網2009-10-6[2013-02-25]
  71. ^ 李登輝總統參加陸軍官校校慶典禮,臺灣記憶, 國家圖書館 (中華民國)1988-6-16[2013-02-27]
  72. ^ 陸軍官校建校七十周年校慶中華民國總統府1994-6-16[2013-02-25]
  73. ^ 陳水扁首次主持校閱大典BBC中文網, 2000-06-16[2013-02-27]
  74. ^ 台灣黃埔校友聚會 慶祝建校八十周年中國網2004-6-16[2013-02-25]
  75. ^ 持續發揚黃埔精神 落實軍隊國家化大紀元2012-12-12[2013-2-25]
  76. ^ 正統黃埔八十周年校慶 台鳳山陸軍官校盛大展開大紀元2012-12-12[2013-2-25]
  77. ^ 陸軍官校八十八周年校慶 李翔宙勉傳承黃埔精神奇摩2012-12-12[2013-2-25]
  78. ^ 陸軍官校八十九周年校慶 李翔宙期勉傳承黃埔精神軍聞社2013-6-16[2013-6-21]
  79. ^ 陸軍官校建校五十周年郵票設說錢博寶網2012-12-12[2013-2-25]
  80. ^ 紀念黃埔軍校建校七十周年郵票設說錢博寶網2012-12-12[2013-2-25]
  81. ^ 黃埔軍校建校八十周年《黃埔風雲人物》專題郵品紀念冊北京首發新華網2012-12-12[2013-2-25]
  82. ^ 黃埔軍校同學會黃埔軍校校友會2008-6-25[2013-2-25]
  83. ^ 陸軍軍官學校校友總會成立 傳承親愛精誠校訓精神軍聞社 2013-10-26[2013-12-3]
  84. ^ 陸軍軍官學校校友會陸軍軍官學校校友1988-12-4[2013-2-25]
  85. ^ 郝柏村 效忠中華民國是志業大紀元 2013-10-26[2014-1-21]
  86. ^ 黃埔建校至兩廣統一大事紀國軍歷史文物館2012-10-12[2013-3-4]
  87. ^ 黃埔軍魂You Tube 2011-4-13[2013-3-5]
  88. ^ 李登輝總統參加陸軍官校校慶典禮,臺灣記憶, 國家圖書館 (中華民國)1988-6-16[2013-2-27]
  89. ^ 國軍保釣漢疆突擊隊血淚史曝光 黃銘俊亞洲週刊2012-11-11[2013-3-5]
  90. ^ 校慶閱兵You Tube [2013-3-29]
  91. ^ 陳水扁首次主持校閱大典BBC中文網, 2000-06-16[2013-2-27]
  92. ^ 陸海空軍服制條例國防法規資料庫2007-11-7[2013-10-44]
  93. ^ 楊天嘯主持裝訓部指揮官布達典禮蕃薯藤新聞2011-1-3[2013-1-24]
  94. ^ 專科5期創陸官單日單一期別返校參訪人數最高記錄黃埔校友會訊2011-10-10[2013-1-19]
  95. ^ 總統核定王信龍、季連成等30人晉任中將少將東森新聞雲2011-12-25[2013-1-24-]
  96. ^ 林鎮夷主持人事次長布達交接 勉健全制度確維戰力奇摩轉軍聞社2012-7-2[2013-1-24]
  97. ^ 專科校友創舉盛會黃埔校友會訊2012-4-1 [2013-1-24]
  98. ^ 陸官專五期行義網團 關注社會公益台灣時報-手機電腦版2013-1-30[2013-1-30]
  99. ^ 郝柏村 效忠中華民國是志業中央社 2013-10-26[2014-1-21]

書目[編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關懷弱勢家庭 的頭像
    關懷弱勢家庭

    汽車貸款.中古車貸款.買車送現金,需要準備哪些資料?車貸利率哪裡辦最便宜?哪有汽車貸款免費諮詢?

    陳代書09608099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